高教动态

2019年05月15日

哈工大未来6年拟投入10亿用于本科人才培养

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

5月13日,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对外发布《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》(简称《提升计划》,也称“哈工大40条”)。根据《提升计划》,到2020年,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,初步形成哈工大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,进入世界一流高等工程教育行列。到2025年,学校本科教育水平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,进入世界一流高等工程教育前列。为保证目标实现,学校从现在开始六年时间内,将投入10亿左右用于本科人才培养。每年投入1000万,奖励教学突出贡献教师。

哈工大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提升计划》完成时将为学生实现六个100%:100%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、100%高水平科研平台对本科生开放、100%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和发展方向、100%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、100%学生深度感知社会脉搏、100%学生有机会接受国际教育。

根据《提升计划》,将构筑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新范式,最大程度整合教学资源,夯实基础,拓宽口径,进一步深入实施本研贯通培养模式,形成培养方案、课程体系、组织管理、教学运行、信息化支撑平台、创新实践平台、导师培养一体化的有机培养体系。贯通学科专业,完善本、硕、博一体化的培养方案,建立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,打破课程界限,合理安排课程层次和知识内容;推动建立完善的本研贯通信息化支撑平台,建立规范、一致、共享的课程数据库,横向跨学科专业、纵向跨层次自主选课,成绩统一管理、学分互认、学业信息共享;依托创新实验大厦建设,打造本研一体化协同育人创新实践平台,提升实验条件和设备的能效;探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,保证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。

领跑创新实践教育。据介绍,学校将整合优化创新实践教学资源,构建出课程、实践、平台、保障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。建立“基础实验+综合实验+创新实验+实习实训+毕业设计”递进式基础实践课程体系,建成3000个优秀实践项目;建立“课程实验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、学科竞赛、实习实训、成果孵化”全链条式工作机制,贯穿全年级、覆盖全体学生,打造“多级课堂联动、校院两级互动、师生共同参与、学习实践结合、校企协同育人”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特色;以“紫丁香小卫星团队”培养模式为示范,培育建立一批科研创新育人工作室,建成一批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团队,使本科生年均国际及国家级高水平竞赛获奖1500项以上,5000人次以上学生获奖,继续领跑国内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,显著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(信息来源:中国青年网)

分享至